服務熱線
18321282235
人致命性前列腺癌根源可能在于正常的基底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同濟大學醫學院和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證實人前列腺基底細胞層含有成體干細胞,而且這些成體干細胞具有一種*的類似于zui為致命性前列腺癌的基因表達譜。這些關于前列腺細胞的新發現可能有助于人們在未來開發出新的療法來醫治侵襲性的和抵抗治療的前列腺癌。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2月2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em cell and neurogenic gene-expression profiles link prostate basal cells to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論文通信作者為唐定國(Dean G. Tang)博士和Dingxiao Zhang博士。
唐博士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轉化醫學中心腫瘤干細胞研究所所長,也是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表觀遺傳學與分子致癌系教授。Zhang博士是唐博士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表觀遺傳學與分子致癌系實驗室的講師。唐博士說,“人前列腺是否含有成體干細胞,如果存在,那么它們位于基底細胞層(basal cell layer)或者腔細胞層(luminal cell compartment)內部何處,一直充滿*爭議。我們的研究提供確定性的證據證實前列腺基底細胞層容納著自我更新的干細胞,而且這些干細胞富含干細胞特異性基因。”
唐博士和他的包括Zhang博士在內的團隊指出這些發現“為Pol-I抑制劑和MYC抑制劑聯合使用醫治抵抗內分泌治療的高度侵襲性前列腺癌提供一種理論依據”。Pol-I是一種參與DNA復制的酶,而MYC一種調節性基因,在細胞死亡和轉化中發揮著作用。
前列腺含有基底細胞和腔細胞,而且在zui近的小鼠研究中,這兩類細胞都被鑒定為前列腺癌的“細胞起源”。然而,在此之前,關于干細胞是否存在于人前列腺中以及存在于何處的問題一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醫學之謎,而且持續陷入爭論之中。
唐博士團隊利用RNA測序對人良性前列腺基底細胞和腔細胞進行全基因組分析,結果發現它們在基因表達上存在差異,而且還發現一些基底細胞代表著自我更新的成體干細胞。
唐博士說,“引人注目的是,我們發現基底干細胞也表達大量的通常參與調節神經系統發育的‘原神經(proneural)’基因。這些原神經基因似乎在賦予一些基底細胞具有干細胞樣性質上發揮著重要功能。”
這一發現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只有一部分前列腺癌(小于5%)是高度侵襲性的,并且不能對當前的諸如內分泌療法之類的抗前列腺癌療法作出反應。
唐博士說,“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很難治療的前列腺癌的基因表達特征與正常的基底干細胞基因表達譜存在重疊,這提示著基底干細胞可能代表著這些癌癥的細胞起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基底干細胞基因表達譜也與抵抗內分泌治療的對幾乎所有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是致命性的前列腺癌相關聯。”
唐博士團隊也發現基底干細胞富含一種部分受到MYC調節的基因成分,這就表明這種致命性的抵抗治療的前列腺癌很可能具有一種新的醫治選擇。
唐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證實聯合使用Pol-I抑制劑和MYC抑制劑可能是一種醫治高度浸潤性的抵抗內分泌治療的前列腺癌的新方法。”
郵箱:sale1@shybsw.net
地址:上海市滬閔路6088號龍之夢大廈8樓806室
Copyright © 2025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滬ICP備15014166號-7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 管理登錄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