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321282235
無論是世衛組織在今年世界癌癥日發布的報告,還是我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5年年報,均透露出癌癥負擔不斷增加的現實問題。肺癌是zui致命的癌癥之一,近期推出的一款*藥物,或許能夠為肺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美國食品與*批準上市的PD-1/PD-L1特異性*藥物,前不久也在中國開啟了Ⅲ期臨床試驗,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副主任趙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臨床試驗結果尚未可知,但該療法或將為中國肺癌患者帶來福音。
腫瘤作用機制新發現
人體每天有數十億細胞死亡和再生,由于外界污染等因素,細胞復制時產生錯誤的概率非常高,因此免疫系統對各種錯誤的監控十分重要。“傳統*是通過增強*腫瘤。”趙軍說。然而,科學家發現腫瘤細胞之所以能在人體內肆無忌憚地生長,與自身免疫細胞不能識別腫瘤細胞有關。
“腫瘤細胞有一種本領,就是能夠逃逸免疫細胞的監控。”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俞強說,腫瘤細胞表面會表達一種蛋白,即PD-L1,它會與監控腫瘤細胞的T細胞的受體蛋白PD-1發生作用。PD-1又叫程序化死亡分子,也就是說,“這個細胞被激活后,會抑制T細胞的生長,誘導T細胞的凋亡”。
而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就可以激活T細胞上的PD-1蛋白,產生死亡信號,造成T細胞死亡。“本來免疫細胞是要消滅腫瘤細胞的,現在腫瘤細胞卻產生了一個新武器去殺死免疫細胞。”俞強解釋說。
正是發現了上述免疫機制,科學家研究了PD-1/PD-L1抗體阻斷該通路,這樣T細胞就能識別腫瘤細胞,進而攻擊腫瘤細胞了。
目前,這種抗體已經在美國獲準上市,那么為何還要在中國重新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呢?“中國人基因和外國人基因還是不一樣的,生理指標和外國人也不*一樣,藥物的安全性還是要再檢查。”俞強解釋說。
肺癌治療獲突破
從利用干擾素等免疫因子誘導免疫,到利用*等直接提高淋巴細胞數量,再到細胞免疫,醫學上利用免疫療法消滅腫瘤的研究已持續多年,只不過這些療法“在實體瘤,如肺癌、胃癌等的治療上,效果并不好”,趙軍說,PD-1/PD-L1抗體是“一個技術性突破”。
據了解,美國《紐約時報》和《科學》雜志在2013年就曾將PD-1/PD-L1抑制劑等為代表的腫瘤*評為“重大突破”。這種藥物早期在黑色素瘤治療上得到了較好的結果,后來研究發現有些肺癌、肝癌與黑色素瘤共享一個免疫機制。
但這種藥物并非對所有肺癌均有效,只能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趙軍介紹說,非小細胞肺癌在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可達70%~80%。如果藥物有效,患者的生存期將延長9個月左右。
“肺癌如果不治療,生存期也就半年左右。做*也就延長8個多月。”趙軍坦言。所以這種新型免疫療法“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郵箱:sale1@shybsw.net
地址:上海市滬閔路6088號龍之夢大廈8樓806室
Copyright © 2025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滬ICP備15014166號-7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 管理登錄 sitemap.xml